53 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山西站)高端研讨会 |
时间:2025-7-16 22:48:17,点击:0 |
图1 在某校门口排队的艺考生与家长 话题1:“艺考热”是否等于艺术繁荣,美术教育中的普及性素描训练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影响。 笔者:现在中国的美术教育整体是比较偏西方的。首先入门的基础部分是西式的素描训练,通过画几何体、静物来强化学生焦点透视的概念。对于习惯散点透视的中国传统绘画来说,这一点无疑是先入为主,致使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传统绘画时,往往会带有西式明暗法和焦点透视的倾向,而且转变起来非常困难,甚至会影响终身。 所以我认为这种普及性素描训练不应该启蒙太早,就像小孩子学习英语太早,反而会影响母语在情感中的深化一样,我们不希望培养出来用中国话中夹杂着英文单词去交流的学生,那样不是潮流,而是忘本和不纯粹。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很难保证中国的文脉传承,弄不好会导致中国五干年的文化根基在我们这一代手上被削弱或丢掉。只有端正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西方的好东西的同时,还要保证中国特色的传统教育得到集成和发展。 另外,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心,这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西方的艺术家毕加索曾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中国。所以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不仅不会影响他对现代艺术的感知力,反而是真正抓住了美术教育的本质。总之,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本土的文化精髓绝不能丢。 话题2:互联网新形式下的艺术传播利弊。 笔者:互联网的发展,让整个世界变小了,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便捷。全球化的趋势只有和平共处的条件下才能延续下去,因此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的平等和共享。 对于艺术传播来讲,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互联网能快速传播,扩大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知名度,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现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获得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其次,互联网的虚拟效应又会让人们封闭在一个虚构的空间内,通过图片来了解艺术作品,这样会丧失很多立体的东西。这种非真实的鉴赏环境,以屏幕上的视觉信息代替艺术品本身,会造成狭隘和片面的艺术观。此外,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艺术家的个人信息及作品信息容易被窃取,仿冒和山寨到处横行,让艺术家防不胜防,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不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法的。
话题3:VR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代展览艺术的革新表现。 笔者:当今的VR虚拟现实技术是科技发展对视觉领域的新突破。人们可以在一个局部空间里获得如临其境、微妙逼真的身心体验。特别对于艺术品来讲,VR技术可以让人们更接近于观众的真实视角去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展,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对于艺术家来讲,也可以通过VR技术来学习,通过VR技术更真切地畅游大千世界,获取创作的灵感。相信在未来很多博物馆和美术展览馆会应用到VR技术,给千里之外的观众打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这对于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全民审美水平有很大益处。基于VR技术的展览馆的诞生,可以降低展出成本,并让艺术展览覆盖到更多人群,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综上,我认为VR技术将带来艺术展览领域的革命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注:对话时间:2016年11月) (活动简介:本次“中国当代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人才库音乐、美术类多名专家评审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
上一篇: 54 宋庄艺术论坛(二)——“后宋庄”时代全球语境下.. |
下一篇: 52 宋庄艺术论坛(一)——探讨巫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