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 |
时间:2025-8-2 18:36:14,点击:0 |
图2 《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视觉图像艺术之二 图3 《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视觉图像艺术之三 看了李铁军先生最新作品——《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很受震动,很有启发。该作品是其面向元宇宙概念创作的一套视觉图像艺术,画面以艺术家登陆火星为假设,将对现实世界各类问题的思考延伸至虚拟空间之中。作为世界“雾艺术”第一人,李铁军先生以中国禅宗的思想,不断拓展“雾”的外延,甚至将整个宇宙和人类装入其中,让观者向内求索,不断升华自我,最后突破自我,拨开云雾以见青天。
此次《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更像是李铁军先生《雾》系列的升级版。在元宇宙中,艺术家只身一人前往荒芜的火星,并在火星上开拓艺术领土。也许前途未知,但开拓者的意义就是在如雾里看花的环境中,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以往的《雾》系列作品中,李铁军先生着眼于对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可持续发展的担忧。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在遮云蔽日的雾霾中,人类的未来不再光明万丈,甚至要思考未来该如何生存,子孙后代又将去往何处? 图6《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视觉图像艺术之六 图7《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视觉图像艺术之七 我认为在《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这个作品中,似乎将这一疑问提升到了更高层次。正如高更那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一样,作品中所透出的终极问题猛击所有观者,我们是否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否能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去往火星又是否是一种解决的答案,亦或只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逃避。人类因不平衡发展所制造的生存迷雾始终没有散去,这一切在《雾·李铁军的太空计划》中显露无疑。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作品,人类雄心勃勃地向往太空,探索宇宙,但脚下的蓝星却岌岌可危,在局部战争与工业污染中脆弱不堪。我认为李铁军先生以艺术的形式登陆火星,展示自己的太空计划,实际上是用更宽广的视角让人们去关注地球,珍惜和平。在全球疫情肆虐和战火未停的2022年,李铁军先生的作品让我们从“迷雾”中看到虚拟宇宙之外的真实世界,并带给所有人无限沉思。(注:本文写于2022年11月)
(艺术家简介:李铁军,男,1962年生于黑龙江大庆。当代著名艺术家,西安美术学院艺术金融博士。旅居南美洲玻利维亚1999年回国创办北京新亚现代艺术学院,任院长。国际和平艺术使者,国际和平艺术团发起人,曾任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馆长、北京99美术馆馆长、北京晓景国际艺术馆馆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关于艺术与收藏的主题讨论会 |